作者:王蒙 著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上市日期:2022年01月
內容簡介:
人生一世,總有個追求,有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向往、讓自己護衛、愿意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為之獻身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價值上確定而且充實的人,他的一生也會是方向確定與內心充實的。
本書收錄了《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大境界與小樂趣》《活法》等47篇經典佳作。王蒙于細微處見生活,敘寫凡人小事,抒情山川草木,有感而發,娓娓道來,呈現其對世界和自我的觀照和思考。
王蒙
中國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原文化部部長,2019年9月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王蒙作為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文學創作者,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之路,其作品《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活動變人形》《這邊風景》等具有代表性和開拓性意義,被譯為20多種文字在多國出版,曾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等多個獎項。
人的一生會有不同的境遇,無數不同的境遇連續起來,便構成了一生。在人生過程中,因為各種境遇的不同,會讓人因此產生種種不同的心態,而且不同的人會在相同境遇里持有不同的人生態度,這也是每個人的人生大不同的原因所在。
本書系以內圣外王為主題,作者以自己八十余年的人生沉淀為依托,給了年輕人“人生三境”建議——對內修煉自身求得一份內心的安寧成為內圣即《靜是人生的定力》、對外不斷拓展自身《為自己創造不止一個世界》、終收獲一個值得自己回味和滿意的人生即《人生要有所珍視和眷戀》,展示了一代文學大家和智慧老人的人生態度和生活哲學。
做一次明朗的航行
人生好像一只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駕船的舵手,歷史的傾斜與時代的選擇好像時而變化著走向的水流與或大或小的風。
人生又像是一條水流,歷史就像是融合了許多許多水流的大江。你無法離開大江,但你又發現大江里布滿了礁石,江上或有狂風,江水流著流著會出現急劇的轉彎、急劇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宮。
人生又像是一條長路,也許在它快要結束的時候你又發現它其實是那么短。你莫知就里地被拋在了路上。你不可能停下來,于是你蹣跚地走著,你渴望走上坦途,走上峰巔,走進樂園,走進快樂、成功、幸?;蛘咧辽偈瞧桨驳捏A站,直到理想的家園。然而,你也許終其一生沒有得到一天心安。
人與人的命運是怎樣的不同??!這里所說的命運,既包括主觀條件,即你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的一切特點、一切認識和態度。也包含生存環境,即你所處的時間與空間的坐標,你的有時是無可避免有時則十分偶然的際遇。正像俗話所說的那樣,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遭際有偶然即憑運氣的可能,人的地位有高低,人的財富有貧富,人的壽命有長短,人的體格有強弱,人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有優劣、美丑、公正與極不公正之分。人比人氣死人,人比人該有多少不平、多少憤懣、多少怨毒和痛苦!
痛苦也罷,怨毒也罷,只要還活著,誰不希望自己的命運能更好些,更更好些呢?誰不愿意知道并且實行自己對自己命運的積極影響,乃至把命運之舵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呢?
有時你又覺得人生像是一個摸彩的游戲,別人常常是幸運者,他們摸到了天生超常的稟賦與資質、優越的家庭背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而你摸到的可能只是才質平庸或懷才不遇、零起點、誤解、冤屈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嫉妒、打擊乃至陰謀與陷害。
作為一個年近七旬的寫過點文字也見過點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我能給你們一點忠告、一點經驗、一點建議嗎?
也許談不上什么經驗和忠告,但我至少可以抱一點希望、一點意愿,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生活得明朗一些。明朗,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成就有大小,際遇有順逆,但能不能生活得更坦然、更清爽、更健康也更快樂一點?只要一點。
作為寫過小說也寫過詩的人,我知道各種對于憤怒、憂愁、痛苦、矛盾、瘋狂乃至自毀自棄自戕自盡的宣揚與贊美。我熟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憤怒出詩人”“知識分子的使命是批判”“智慧的痛苦”“痛苦使人升華”“我以我血薦軒轅”“生老病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以及“文章憎命達”“從來才命兩相妨”之類的名言。我無意提倡乃至教授廉價的近于白癡式的奉命快樂。我所說的快樂、健康、坦然、清爽與光明,不是簡單地做到如老子所說的“復歸于嬰兒”,而是另一種超越、另一種飛躍、另一種人生境界:是承擔一切憂患與痛苦之后的清明;是歷盡至少是遭遇一切坎坷和艱險的踏實;是不僅僅能夠咀嚼而且能夠消化的對于一切人生苦難的承受與面對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責任一切使命一切批判和奮斗視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是九死而猶未悔、百折而不撓的視險如歸,赴難如歸,水里火里如履平地;是背得起十字架也放得下自怨自艾自戀自憐的怪圈的大氣;是不僅擁有智慧的煎熬和困惑的痛苦,而且擁有智慧的澄澈與分明的歡喜,從而是更包容更深了一層的智慧;是大雅若俗大洋若土大不凡如常人,從而與一切浮躁,與一切大言哄哄乃至欺世盜名,與一切神經兮兮的自私、小氣的裝腔作勢遠離開來。
駕駛著你的人生之船,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吧。
駕駛著你的人生之船,使你的航行更加明朗一些吧。
讓智慧和光明,讓光明的智慧與智慧的光明永遠陪伴著人的生活吧。
永遠與智慧和光明為伍,永遠與愚昧和陰暗脫離,這是可能的嗎?
這就是本書所要討論的。
大境界與小樂趣
為了——當然不只是為了——身心的健康。,要善良仁愛。人生有許多快樂,首先是做好事快樂,理解旁人與原諒旁人快樂。第二,是大境界小樂趣。大境界,就是說不爭一日之短長,不計較鼻子底下那點得失,不在乎一時的被誤解被攻擊,贏得起也輸得起,隨大流得起也孤獨得起孤立得起。無私至少是少私故少懼,胸有大志則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總是能在不同的境遇中看到光明看到轉機看到希望看到教益,叫作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大境界不搞小爭斗,不為別的至少是為沒有時間。把時間放在蠅營狗茍上,斤斤計較上,雞毛蒜皮上,嘀嘀咕咕上,自說自話上,你說,他這一輩子還能有多大出息?
小樂趣是指不拒絕小事情,并從中感受到人生的快樂??鞓芬彩莾r值??鞓凡粌H在生活的終極目標遠大理想那里,也在生活的具體而微小的各種事項與過程之中??鞓凡粌H在于達到目標,也在于為達到目標而走過的全過程。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是樂趣;買油條或者煮稀飯,磨豆漿或者煮牛奶,烤面包或者茶泡飯也是樂趣。擠大巴,看眾生,看情侶們到了公共汽車上仍脈脈含情是一種樂趣,打出租聽D爺神侃何嘗不快樂?訂份報看很好,到公共閱報欄免費看好多種報也很快樂。做飯炒菜烙餅包餃子買現成的速凍餃子洗碗很快樂,修自行車修抽水馬桶修電門接保險絲都很有趣。與明白人談話是一種享受,與糊涂人磨牙讓你知道世上竟有這種不可理喻的人在,不也是開眼嗎?對父母盡心滿足,給孩子服務甘甜,給老伴盡心福氣,給朋友幫忙得意,購物散步用茶打電話接電話旅行回家讀書寫字,有病吃藥沒病鍛煉,冬天取暖夏天乘涼,洗臉洗腳洗澡洗衣服都太叫人高興了。
多偉大的人也是普通人,多偉大的人也應該享受普通人的快樂,過普通人的生活。珍惜你有生之年的每一天、每一刻、每一事、每一次說話的機會、工作的機會、流汗的機會。我當部長期間,常常清晨穿著拖鞋去買炸油餅,此事被新鳳霞知道后,她多次提起,反應強烈。其實,這正是我的快樂。
雖然我們還不能窮盡宇宙的奧秘,地球的奧秘,生命的奧秘,人生的終極,但是我們能不承認人的出現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嗎?我們能不承認我們自己的存在是一件偉大的奇跡嗎?我們能不承認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情感,是萬分值得珍惜的嗎?我們能不珍惜有生之年之天之小時之分鐘嗎?我們怎么能動不動一腦門子官司,動不動人人欠你二百吊錢的架勢?在人的各種各樣的毛病中,在各種罵人的詞中,無趣是一個很重的詞,是一個毀滅性的詞??杀氖?,無趣的人還是太多了。這樣的人除了一腦門子私利,一腦門子是非,頂多再加一肚子吃喝。不讀書,不看報,不游山,不玩水,不賞花,不種草,不養龜、魚、貓、狗,不下棋,不打牌,不勞動,不鍛煉,不學習,不唱歌,不跳舞,不打太極拳,不哭,不笑,不幽默,不好奇,不問問題,不看畫展,不逛公園,不逛百貨公司……自己活得毫無趣味,更敗壞所有與他接觸過的人的心緒。我有時甚至會偏激地想:“寧做惡人,也不要做一個無趣的男人(女人稍稍好一點,女人一般至少還要抓抓生活,心里還有點雞毛蒜皮的生活氣息)??!”尤其是,一想到一個無趣的人還有配偶,他的配偶將和這樣的人共度一生,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活法
在回首七十七年往事的時候,我喜歡的一個詞叫作“活法”。
我經歷了偉大,也咀嚼了渺??;我欣逢盛世的歡歌,也體會了亂世的雜囂;我見識了中國的翻天覆地,也驚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時候形勢的波譎云詭令人眩暈,有時候禍福是說變就變,叫人以為是進入了荒誕的夢境,是在開國際玩笑。見過上層的討論斟酌,也見過底層的昏天黑地與自得其樂,還有世界的風云激蕩,畢竟我訪問過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感受了被呵護的幸運與“貴人”的照拂,我也領教了嫉恨者明槍暗箭的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好累!
然而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運,只能叫機緣,只能叫趕上點兒了,這仍然不是活法——不是你老王的笑聲與熱淚,不是你老王的絕門兒與絕活兒。
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選擇?!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樂”,這是活法。本來是習慣性滿分與名的好學生,一心要飛蛾撲火般地獻身革命;少年得志地當著團委的小領導,一下子著了文學創作的迷;驟得大名后,緊接著是一個“倒栽蔥”;住進了高等學校的新房,突然決定全家遷到新疆;官至“尚書”了卻堅決回到寫字臺前;17歲的時候被人認為是30歲,而76歲了仍然在大海里一游就是一公里。這是活法,這是個性,這是屢敗屢勝的不二法門。
我的活法積極而且正面:我常常充滿信心,對自己,也對環境;我常常按捺不住自己的笑意,常常想“笑場”。我的挫折與悲觀是我積極與正面的起跑線。一個經歷過如許挫折與悲觀的人,結果摒棄的是不切實際,獲得的是且戰且進的一步一個腳印,是干脆沒有什么勝負而只有繽紛與趣味的經驗。能夠不是這樣嗎?
我參與了那么多,摻和了那么多,我與聞其盛,有感其榮辱、正誤、利害。我為此冒了不知多少次傻氣,付出了不知多少代價。不知我者謂我聰明絕頂,知我者為我的傻氣洋溢而搖頭。善哉!
我不僅僅是參與者,我從來沒有停止過觀察、欣賞、思考與反省,也有痛惜、懷念、欣慰與幾滴混濁的淚。
我一輩子不斷地更換著我的活法。對于生活與活法,我貪!看、聽、歷、感,參與了那么多以后,你應該記住,你應該珍惜。你的記憶與思考將會多少延續著你的活法,直到你不在場了,不能看、聽、歷、感了,但還在記憶著與反芻著、重溫著與消化著你的活力與活法。
一輩子的活法
我喜歡生活,我喜歡日子。在我寫《青春萬歲》的同時,我也喜歡說“生活萬歲”!生活是無法剝奪的,夸張的與自戀的張牙舞爪,抵不住平常心的一行小詩,一杯清茶,一首小曲。
我自磨豆漿,每逢磨好煮沸,我與我的大孫子就大喊大叫“喝豆漿啦”!叫著院落里所有的人一起喝,一邊喝一邊感覺到營養與精力正隨著豆漿進入口腹,進入血脈,進入肌肉與骨骼。
我排隊買炸油餅,并趁機與諸鄰里寒暄。
我每天都要找機會在東四三條的自由市場來回走那么幾次,購買蔬菜、魚肉、山藥和其他副食品。拐到二條處有一家個體書店,名為“修齊治平”。我去了一下書店,立即被店主認出,多有交談。
我喜歡自己去郵局和銀行辦事。我愿意排排隊,聽聽交談,看看郵局與銀行的業務員們是怎樣工作的,體會一下日常的生活。作家中杰英找我在小院近處吃爆肚,我去了。他又約我凌晨去東郊釣魚,我喜睡覺,沒有下這個決心前往。
我相信北京的小康生活的定義是喝得上面茶與豆汁,吃得上驢打滾與艾窩窩。
我每年都要找機會坐兩次公共汽車,眼看著車子的質量與設備越來越好,車上的年輕人越來越時尚與大膽,票價越來越貴,覺得人生真是風光無限,前景無限。
我的家與此期間中國城市的許多家庭一樣,進入了家用電器飛速發展的時代。電視屏幕越來越大,音響質量越來越好,微波爐、電磁灶、電烤箱、各種影像產品一應俱全。等到有了這些以后,才想通了:這又算什么呢?這樣普通……怎么會羨慕別人的家用電器呢?這就是所說的發展是硬道理呀。而那些奢談精神的人,他們有什么權利輕視對于普通人的物質要求的關懷與滿足?
我注重鍛煉身體,每周至少游泳兩次。有一陣天天起早去景山,可惜未能堅持長遠。
有兩年,我經常去首都劇場看文化部為離退休干部放映的電影新片,有兩三部描寫的片子,我看得淚眼蒙眬。還有一批美國的警匪片,看得我走火入魔,我寫了一篇文章,并提出了“虎頭蛇尾是萬事萬物的規律”的命題。
忘了是從哪一年起,我再也沒有去看過一次給老干部放的電影了。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閑適,有時忙累。
我也就此想起了談糧食問題時所說的“忙時吃干,閑時吃稀”的話,吉林話劇團演一出農村喜劇《啊,田野》的時候,硬讓一批長壽老農民接受記者采訪,介紹養生經驗的時候加上了一句:“不忙不閑時吃半干半稀……”
如果我總結我的一生,總結我的活法,不如就干脆寫:“此人忙時吃干,閑時吃稀,不忙不閑時吃半干半稀……”